丹參是雙子葉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紅色,內(nèi)白色,肉質,葉常為奇數(shù)羽狀復葉,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花萼鐘形,帶紫色,花冠紫藍色,花柱遠外伸,小堅果黑色,橢圓形,4-8月開花,花后見果。
丹參分布于中國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此外,湖北、甘肅、遼寧、陜西、山東、浙江、河南、江西等地。日本也有分布。
高度:50~150cm
花期:4~8月份
播種量:3~5g/平米
播種期:無霜期
適播地:喜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空氣濕潤,土壤肥沃的環(huán)境
二、丹參適合什么樣環(huán)境
丹參喜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空氣濕潤,土壤肥沃的環(huán)境。生育期若光照不足,氣溫較低,則幼苗生長慢,植株發(fā)育不良。
丹參在年平均氣溫為17.1℃,平均相對濕度為77%的條件下,生長發(fā)育良好。適宜在肥沃的砂質壤土上生長,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高,中性、微酸及微堿性土壤均可種植。
三、丹參播種土地怎么整理
種植丹參宜選擇甘薯、玉米及花生等作物為前茬,前茬收獲后進行整地,耕地深度應在30厘米以上,結合整地施基肥,每畝施堆肥或廄肥2000千克左右,耙細整平,做成高畦或平畦,畦寬1.3米,畦長視地形而定。
四、丹參怎么種植
育苗后移植:北方地區(qū)于4月份進行條播,播種后覆土0.3厘米,播后澆水,加蓋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濕潤,約15天左右出苗;覆土厚度以蓋住種子為宜,播后蓋草保濕,9月份移植于大田。
直播:北方地區(qū)于4月中旬播種,可采用條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同分根繁殖,每穴播種子5粒-10粒。條播保持溝深1厘米左右,覆土0.6厘米-1厘米,畝播種量0.5千克左右.如遇干旱,則播種前應先澆透水再播種。播后半個月左右出苗,苗高6厘米進時行間苗定苗。
五、丹參怎么養(yǎng)護
一般在幼苗開始出土時,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土壤板結或覆土較厚而影響出苗時,要及時將覆土扒開,促使出苗。生育期中耕除草 3次,第1次于5月,當苗高10厘米一12厘米時進行,第2次于6月進行,第3次于8月進行。
生育期結合中耕除草,追肥2次一3次,每畝用腐熟糞肥1000千克-2000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15千克或餅肥25千克-50千克。
雨季注意排水。出苗期及幼苗期如土壤干旱,要及時灌水或澆水。除留做種子的植株外,必須分次摘除花蕾,以利根部生長,最后注意病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