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角簡介】
酸角(學名:Tamarindus indica),又稱酸豆、羅望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酸果、麻夯、 甜目坎、通血圖,亞參果。蘇木科酸角屬。熱帶、亞熱帶常綠大喬木,酸角是屬于豆科的一屬。它是一個單種屬,僅1種兩個類型:甜型和酸型,酸角糕的主要原料。樹身高大,樹干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掛著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鉤形莢果。
播種期:無霜期
適播地:在深厚、肥沃的土壤生長更理想
二、酸角適合什么樣環(huán)境:
角喜歡炎熱氣候,生長在年均氣溫18oC—24o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qū)。主要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怒江、元江干熱河谷及西雙版納一帶,海拔50~1350米的熱量好的地方。在有間歇干旱的地方也能良好生長,但在全年有降水的濕熱帶卻不能結實,甚至不能生長。對霜凍敏感。在貧瘠土壤上的瘠薄半荒坡甚至多石處也能生長。雖喜酸性土壤,但對堿性土壤也能適應,在深厚、肥沃的土壤生長更理想。
三、酸角播種土地怎么整理:
播種前需提前深翻整地,清理干凈地表的雜草和垃圾后,施足底肥,用過肥之后翻耕一次,細耙一次,如此土質和肥就充分均勻的混合在一起,做到沒有大土疙瘩,適當對土壤消毒。為了方便后期的肥水等管理,最好能夠做畦。
四、酸角怎么種植:
用種子繁殖,果熟采收后,去除果肉取出種子,洗凈后稍晾干,然后播種或貯藏。每千克種子有1500~1700粒,發(fā)芽率可達95%。隨采隨播,于2~3月播種。種子堅硬,播前用溫水浸種1~2天,待種子吸水膨脹后,條播或點播。
五、酸角怎么養(yǎng)護:
播后5~6天開始發(fā)芽,20天以后基本出齊苗。幼苗出土后初期生長迅速,生長1個月后平均苗高15~20cm,根深達10~15cm,根幅5cm×5em,在此期間幼苗需稍加遮陽,幼苗期避免陽光直接暴曬。5月份育苗應在苗床上搭設遮蔭網(wǎng),高度1.5 以上;3月份育苗則可不搭遮蔭網(wǎng).苗高 250px時可旅 20%稀薄人糞尿,15天 新梢老熟后噴 0.2%~0.4%磷酸二氫鉀,15天到二十天施一次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