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花鼠尾草簡介】
藍花鼠尾草又名一串藍、藍絲線等,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北美南部地區(qū)。藍花鼠尾草在溫暖濕潤且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能夠茁壯成長,它的耐寒性較強,但不耐旱,怕炎熱因此通常種植在肥沃且排水性較好的水質(zhì)壤土中。其株高30-60公分,呈叢生狀且有柔毛,它的莖呈四角柱狀,有毛,下部類似于木質(zhì)化,葉對生,為橢圓形。紫色的小花連成12厘米長的穗狀花序,有濃郁且刺鼻的香味,可作盆栽用于花壇、園林等景點的布置,也可種植于路邊的空隙地或者巖石旁,起著很好的點綴作用。此外,藍花鼠尾草還有呵護眼部周圍脆弱肌膚、加速眼血血液循環(huán),對黑眼圈的預(yù)防及修復(fù)有著很好的效果。
植株高度:約30-60cm
花色:混色,單色
花期:5-10月份
播種量:5-8斤/畝
播種期:無霜期、十度以上
適播地:生長在陽光好、在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
二、藍花鼠尾草適宜什么樣的環(huán)境
藍花鼠尾草有著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能力,一般種植在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土壤中,耐寒性較強,喜歡陽光充足的溫暖環(huán)境,但它怕火熱、干燥,因此在藍花鼠尾草生長期間要注意及時澆水,避免因干旱影響它的正常生長以及花期。
三、藍花鼠尾草種植土地怎么整理
藍花鼠尾草喜歡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所以及時的施肥、施足有機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可在每次澆水時加入一定量的稀薄的有機肥液,這樣長勢會更好。
四、藍花鼠尾草怎么種植
藍花鼠尾草能夠很好的適應(yīng)環(huán)境,并且很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常被大面積種植。種植時可采用點播、條播及撒播的方式。
首先將種植的土地耕一遍,使其變得疏松透氣,并弄平整;將土壤澆透水,待稍微干些,通過點播或者條播的方式將種子種下,種子千萬不要暴露在外面,否則會失去水份變干,降低出芽率。
播下種子后,作好壟,以便于在缺水時方便澆水。
五、藍花鼠尾草怎么養(yǎng)護
播種后蓋上一層薄土,再噴上藥液并蓋上薄膜,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要逐漸增加光照;為防止猝倒病的發(fā)生,每周需用1000倍百菌清進行噴灑,連續(xù)兩到三次;早期一般不需要施肥。
由于藍花鼠尾草喜較肥沃的壤土,在移栽到盆內(nèi)一周后正常澆水,之后10天左右澆一次復(fù)合肥液并加入一定量的稀薄的有機肥液,注意低溫時不要施尿素,同時還要防止猝倒病的發(fā)生。
注意保持葉面的干燥,防止病害;及時施肥,可促進植株根系發(fā)達。為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一周左右噴一次700倍的多菌靈或者是百菌清,每兩周左右噴一次2000倍的敵殺死或者是1000倍的敵敵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