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漾濞槭簡介
學名: Acer yangbiense
別名: 無
科屬: 無患子目 > 槭樹科 > 槭屬
分布: 漾濞槭是中國特有種,僅發(fā)現(xiàn)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境內(nèi)。
形態(tài)特征:
- 樹高: 成年植株高度可達10-20米。
- 樹皮: 灰褐色,平滑或有淺裂紋。
- 葉: 葉片對生,掌狀復葉,通常5小葉,稀3或7小葉;小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鋸齒,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
- 花: 花單性異株,春季開花,黃綠色,成聚傘花序。
- 果: 果實為雙翅果,成熟時呈棕黃色,翅長而寬,兩翅展開成直角或鈍角。
生態(tài)習性:
- 生長環(huán)境: 喜光,耐陰,喜濕潤氣候,適應性強,多生于海拔1600-24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
- 土壤要求: 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為佳。
保護狀況:
- 保護級別: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 瀕危原因: 自然分布范圍狹窄,種群數(shù)量稀少,加之人為破壞和棲息地喪失,導致其生存受到嚴重威脅。
- 保護措施: 已在漾濞縣建立了自然保護區(qū),加強對漾濞槭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同時開展人工繁育和野外回歸試驗,以期恢復其種群數(shù)量。
文化價值:
- 科學研究: 作為中國特有種,漾濞槭對于研究槭樹屬植物的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 觀賞價值: 春季花開時,黃綠色花朵與翠綠葉片相映成趣,秋季葉片變紅,極具觀賞性。
- 生態(tài)價值: 在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保持水土、改善環(huán)境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列表形式:
- 學名:Acer yangbiense
- 別名:無
- 科屬:
- 分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
- 形態(tài)特征:
- 樹高:10-20米
- 樹皮:灰褐色,平滑或有淺裂紋
- 葉:掌狀復葉,5小葉(稀3或7),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鋸齒,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
- 花:單性異株,春季開花,黃綠色,聚傘花序
- 果:雙翅果,成熟時棕黃色,翅長而寬,兩翅展開成直角或鈍角
- 生態(tài)習性:
- 生長環(huán)境:海拔1600-2400米的山地闊葉林
- 土壤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
- 保護狀況:
- 保護級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 瀕危原因:自然分布范圍狹窄,種群數(shù)量稀少,人為破壞和棲息地喪失
- 保護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人工繁育和野外回歸試驗
- 文化價值:
- 科學研究:研究槭樹屬植物的起源與演化
- 觀賞價值:春季花開,秋季葉紅
- 生態(tài)價值: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保持水土,改善環(huán)境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常見的植物品種,未竟事宜,敬請電訊。
彩葉植物
1、日本紅楓 (春季紅 2~5米高)
2、中國紅楓 (三季紅 2~5米高)
3.美國紅楓 (大喬木10~40米)
藤本植物
1.阿知紫藤
2.熊野紫藤
3.八重黑龍紫藤
4.安了寺紫藤
松柏類植物
1、刺松
2、圓柏
3、黑松
4、五針松
5、鉛筆柏
水生植物
1.蘆葦苗
2.荷花苗
3.水菖蒲
4.梭魚草
竹類植物
1.青竹
2.黃槽竹
3.耐寒竹
4.紫竹
5.金鑲玉竹
大喬木行道樹類
1.法桐 (世界級的行道樹)
2.垂柳 (生長快,樹冠濃密,綠期長,耐寒)
3.樸樹 (鄉(xiāng)土樹種)
4.白玉蘭 (春花)
5.烏桕 (秋葉)
草坪草類植物
1.百慕大種子
2.早熟禾種子
3.高羊茅種子
4.剪股穎種子
5.馬尼拉草坪
6.果嶺草種子
7.黑麥草種子
花草類植物
1.金盞菊種子
2.石竹種子(可代替草坪的花卉,適宜密植,耐熱耐旱)
3.格?;ǚN子 (純潔樸素的野花系列,好養(yǎng)好看)
4.矢車菊種子
5.雛菊種子
6.福祿考種子
7.含羞草種子 (奇異植物,會動的植物)
8.黑心菊種子 (狀若葵花,黑心黃花)
9.金雞菊種子(金雞菊是一種耐旱、耐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明亮的黃色花朵和豐富的藥用價值而受到歡迎)
10.矢車菊種子(矢車菊是一種原產(chǎn)于地中海地區(qū)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優(yōu)雅精致,顏色豐富多樣,常被用于花壇和花籃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