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概述
- 別名:肉蓯蓉、大蕓、寸蕓、地精等。
- 分類:列當科(Orobanchaceae)肉蓯蓉屬(Cistanche)。
- 分布: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沙漠和干旱地區(qū),如中國西北部(內(nèi)蒙古、甘肅、新疆等)、蒙古國以及俄羅斯的部分地區(qū)。
形態(tài)特征
- 根莖:肉質,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長10-30厘米,直徑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有縱皺紋及不規(guī)則的裂紋。
- 莖:直立,高10-60厘米,肉質,不分枝或少分枝,表面有明顯的節(jié)。
- 葉:退化為鱗片狀,抱莖,無葉綠素。
- 花:聚傘花序頂生,花冠筒狀,淡紫色或白色,長約2.5-4厘米,花期4-5月。
- 果實:蒴果,卵圓形,成熟時開裂,種子細小,多數(shù)。
生長習性
- 環(huán)境:喜光,耐旱,耐寒,適應性強,能在極端干旱、貧瘠的沙漠環(huán)境中生長。
- 寄生:肉蓯蓉是一種半寄生植物,其根系與宿主植物(如梭梭、白刺等)的根系相連,從中獲取水分和養(yǎng)分。
藥用價值
- 性味歸經(jīng):甘、咸,溫;歸腎、大腸經(jīng)。
- 功能主治:
- 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 治療陽痿、不孕、腰膝酸痛、便秘等癥。
-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肉蓯蓉具有抗氧化、抗疲勞、增強免疫功能等多種功效。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克;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 注意事項:
現(xiàn)代研究
- 化學成分:含有多種生物堿、黃酮類化合物、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 藥理作用: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
- 抗疲勞:提高機體耐力,緩解疲勞。
- 增強免疫: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提高免疫力。
- 改善性功能:促進性激素分泌,改善性功能障礙。
栽培技術
- 選地整地:選擇沙質土壤,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
- 繁殖方法:
- 種子繁殖:春季播種,播后覆土,保持土壤濕潤。
- 分株繁殖:春季或秋季將母株挖出,分成若干小株,重新栽植。
- 管理:定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適時除草,防止雜草競爭養(yǎng)分;注意防治病蟲害。
文化意義
- 歷史記載:肉蓯蓉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被列為上品,稱為“地精”,認為其具有補腎壯陽、延年益壽的功效。
- 民間傳說:在一些地方,肉蓯蓉被視為吉祥之物,常用于祈福和祭祀。
保護現(xiàn)狀
- 瀕危等級:由于過度采集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肉蓯蓉野生資源日益減少,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
- 保護措施:加強野生資源保護,開展人工栽培研究,推廣可持續(xù)利用技術。
總結
肉蓯蓉是一種珍貴的藥用植物,不僅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和文化意義。隨著對其研究的不斷深入,肉蓯蓉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保護其野生資源,實現(xiàn)可持續(xù)利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常見的植物品種,未竟事宜,敬請電訊。
彩葉植物
1、日本紅楓 (春季紅 2~5米高)
2、中國紅楓 (三季紅 2~5米高)
3.美國紅楓 (大喬木10~40米)
藤本植物
1.阿知紫藤
2.熊野紫藤
3.八重黑龍紫藤
4.安了寺紫藤
松柏類植物
1、刺松
2、圓柏
3、黑松
4、五針松
5、鉛筆柏
水生植物
1.蘆葦苗
2.荷花苗
3.水菖蒲
4.梭魚草
竹類植物
1.青竹
2.黃槽竹
3.耐寒竹
4.紫竹
5.金鑲玉竹
大喬木行道樹類
1.法桐 (世界級的行道樹)
2.垂柳 (生長快,樹冠濃密,綠期長,耐寒)
3.樸樹 (鄉(xiāng)土樹種)
4.白玉蘭 (春花)
5.烏桕 (秋葉)
草坪草類植物
1.百慕大種子
2.早熟禾種子
3.高羊茅種子
4.剪股穎種子
5.馬尼拉草坪
6.果嶺草種子
7.黑麥草種子
花草類植物
1.金盞菊種子
2.石竹種子(可代替草坪的花卉,適宜密植,耐熱耐旱)
3.格?;ǚN子 (純潔樸素的野花系列,好養(yǎng)好看)
4.矢車菊種子
5.雛菊種子
6.福祿考種子
7.含羞草種子 (奇異植物,會動的植物)
8.黑心菊種子 (狀若葵花,黑心黃花)
9.金雞菊種子(金雞菊是一種耐旱、耐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明亮的黃色花朵和豐富的藥用價值而受到歡迎)
10.矢車菊種子(矢車菊是一種原產(chǎn)于地中海地區(qū)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優(yōu)雅精致,顏色豐富多樣,常被用于花壇和花籃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