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草與玉米的需水量對比
為了更清晰地展示苜蓿草與玉米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水量,我們將相關(guān)信息以列表形式呈現(xiàn)如下:
1. 生長周期與需水特點(diǎn)
-
苜蓿草
- 生長周期:多年生植物,通??蛇B續(xù)收獲3-5年。
- 需水特點(diǎn):根系發(fā)達(dá),具有較強(qiáng)的耐旱能力,但在快速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水分。
-
玉米
- 生長周期:一年生植物,從播種到收獲一般為3-4個(gè)月。
- 需水特點(diǎn):需水量較大,特別是在抽雄期和灌漿期,對水分的需求尤為敏感。
2. 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水量
-
苜蓿草
- 萌芽期:需水量較小,土壤保持濕潤即可。
- 分枝期:需水量逐漸增加,保持土壤適度濕潤。
- 開花期:需水量達(dá)到高峰,需保證充足水分供應(yīng)。
- 成熟期:需水量減少,但仍需保持土壤適度濕潤。
-
玉米
- 苗期:需水量較小,但需保持土壤濕潤。
- 拔節(jié)期:需水量逐漸增加,需定期灌溉。
- 抽雄期:需水量達(dá)到高峰,需保證充足水分供應(yīng)。
- 灌漿期:需水量依然較高,需持續(xù)灌溉。
- 成熟期:需水量減少,但仍需保持土壤適度濕潤。
3. 全年需水量(毫米/年)
- 苜蓿草:約500-800毫米/年
- 玉米:約600-900毫米/年
4. 灌溉管理建議
-
苜蓿草
- 灌溉頻率:根據(jù)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一般每周灌溉1-2次。
- 灌溉量:每次灌溉量約為25-50毫米。
- 注意事項(xiàng):避免過度灌溉,防止根部病害。
-
玉米
- 灌溉頻率:根據(jù)生長階段和氣候條件,一般每周灌溉2-3次。
- 灌溉量:每次灌溉量約為30-60毫米。
- 注意事項(xiàng):在抽雄期和灌漿期需特別注意保持土壤濕度,避免干旱。
總結(jié)
總體來看,玉米在各個(gè)生長階段的需水量普遍高于苜蓿草,尤其是在關(guān)鍵的抽雄期和灌漿期。在種植和管理過程中,玉米對水分的管理要求更高,需更加精細(xì)和頻繁的灌溉。而苜蓿草雖然在開花期需水量較大,但由于其較強(qiáng)的耐旱能力,整體需水量相對較低。
品名:紫花苜蓿種子
畝用量:2-3斤
畝產(chǎn)量:3000-4500kg,干草1000kg左右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植株達(dá)到50~80cm,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qū)種植,根據(jù)地區(qū)選擇秋眠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