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草出苗后的澆水管理
1. 出苗初期
- 水分需求:出苗初期,苜蓿草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較低,但保持土壤濕潤有助于幼苗順利生長。
- 澆水頻率:一般情況下,出苗后的前2周內(nèi),每隔3-4天澆一次水即可,具體視天氣和土壤濕度而定。
- 注意事項:避免過度澆水,以免造成根部病害或幼苗徒長。
2. 生長期
- 水分需求:進入生長期后,苜蓿草的需水量逐漸增加,特別是在快速生長期。
- 澆水頻率:根據(jù)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一般每5-7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過分潮濕。
- 注意事項:
- 避免在炎熱的中午澆水,以免水分迅速蒸發(fā),影響水分吸收。
- 澆水時盡量避免水直接噴灑在葉片上,以防病害發(fā)生。
3. 分枝期
- 水分需求:分枝期是苜蓿草生長的關(guān)鍵時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來支持分枝和葉片的生長。
- 澆水頻率:每4-6天澆一次水,確保土壤濕度適中。
- 注意事項:
- 定期檢查土壤濕度,避免干旱或積水。
- 可以適當增加有機質(zhì),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4. 開花期
- 水分需求:開花期對水分的需求較高,但過量的水分會影響花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
- 澆水頻率:每5-7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過分潮濕。
- 注意事項:
- 注意觀察天氣變化,避免在雨后立即澆水。
- 適當減少氮肥的施用,防止徒長。
5. 收割后
- 水分需求:收割后的苜蓿草需要適量的水分來恢復(fù)生長。
- 澆水頻率:收割后立即澆一次透水,之后每5-7天澆一次水,幫助植株恢復(fù)。
- 注意事項:
- 避免在收割后立即大量澆水,以免造成根系受損。
- 適時修剪枯葉,促進新芽的萌發(fā)。
總結(jié)
苜蓿草出苗后可以澆水,但需要注意不同生長階段的水分需求和澆水頻率。合理澆水不僅能夠促進苜蓿草的健康生長,還能提高其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品名:紫花苜蓿種子
畝用量:2-3斤
畝產(chǎn)量:3000-4500kg,干草1000kg左右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植株達到50~80cm,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qū)種植,根據(jù)地區(qū)選擇秋眠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