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 別名:黃柏、關黃柏
- 科屬:蕓香科,黃檗屬
- 分布: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
- 形態(tài)特征:
- 落葉喬木,高達20米,胸徑60厘米。
- 樹皮灰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規(guī)則裂紋,內皮黃色,味苦。
- 小枝幼時綠色,后變黃褐色,無毛。
- 葉為奇數羽狀復葉,長15-30厘米;小葉5-13枚,卵形至橢圓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
- 花單性,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頂生;花小,黃綠色。
- 果實為核果,球形,直徑約6毫米,熟時紅色。
保護狀況
- 國家保護級別:黃菠蘿樹在中國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公布)。
-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1998年,黃菠蘿樹被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屬于易危種。
- 國際保護:未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中,但其貿易需遵循相關法律法規(guī)。
保護原因
- 生態(tài)價值:黃菠蘿樹是溫帶森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 經濟價值:樹皮含黃柏堿等生物堿,可提取黃柏素,用于制藥工業(yè),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科研價值:在植物學研究、藥用植物資源開發(fā)等方面具有較高價值。
- 文化價值: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是重要的中藥材之一。
保護措施
-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加強對黃菠蘿樹生長地的保護,禁止非法采伐。
- 人工繁育與種植:開展黃菠蘿樹的人工繁殖技術研究,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種群數量。
- 法律監(jiān)管:嚴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打擊非法采集、販賣行為。
- 公眾教育:提高社會對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意識,鼓勵社會各界參與保護活動。
結語
黃菠蘿樹作為我國重要的野生植物資源,不僅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經濟和科研價值,而且對于維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其的保護工作,確保這一珍貴物種能夠得到合理利用和永續(xù)發(fā)展。
為大家推薦一些常見的植物品種,未竟事宜,敬請電訊。
彩葉植物
1、日本紅楓 (春季紅 2~5米高)
2、中國紅楓 (三季紅 2~5米高)
3.美國紅楓 (大喬木10~40米)
藤本植物
1.阿知紫藤
2.熊野紫藤
3.八重黑龍紫藤
4.安了寺紫藤
松柏類植物
1、刺松
2、圓柏
3、黑松
水生植物
1.蘆葦苗
2.荷花苗
3.菖蒲
竹類植物
1.青竹
2.紫竹
3.金鑲玉竹
大喬木行道樹類
1.法桐 (世界級的行道樹)
2.垂柳 (生長快,樹冠濃密,綠期長,耐寒)
3.白玉蘭 (春花)
草坪草類植物
1.百慕大種子
2.早熟禾種子
3.高羊茅種子
4.剪股穎種子
5.馬尼拉草坪
6.果嶺草種子
7.黑麥草種子
花草類植物
1.金盞菊種子
2.石竹種子(可代替草坪的花卉,適宜密植,耐熱耐旱)
3.格?;ǚN子 (純潔樸素的野花系列,好養(yǎng)好看)
4.矢車菊種子
5.雛菊種子
6.福祿考種子
7.含羞草種子 (奇異植物,會動的植物)
8.黑心菊種子 (狀若葵花,黑心黃花)